颅脑损伤的现场急救
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,机动车多,交通事故多,工地、工厂多,工伤也多……创伤伤员大增,因伤死亡及重残人数接近于感染性疾病及癌症。伤员死因主要是颅脑损伤,所以抢救颅脑损伤是处理创伤的重点。脑是神经中枢,脑组织最脆弱,难再生修复。颅脑损伤易造成伤员死亡、留下残疾。
颅内出血、脑挫裂伤,这两者相互关联,均会发展形成脑疝。脑疝形成2~3小时则可造成伤员致残,时间越长,抢救成功的机会越少,脑疝超过6小时的,救活的机会渺茫。
交通事故多发生于郊外或交通发达地区,这些地区的医院常抢救颅脑损伤伤员,许多医院有神经外科医生,有能力完成颅脑手术。许多人误认为昏迷的病人只有大医院才能救治,不惜代价将伤员送往大医院,而不是就近抢救,耽误了时间。实际上,中等医院日常工作不很忙,能及时抢救伤员,抢救成功的机会可能会更高。 颅脑损伤病人属于突然发病,一般都发生在工作和生活现场或在交通道路上,病情急而危重,变化迅速,因此进行有效合理的现场急救和及时稳妥的转运,对颅脑损伤病人的后续治疗和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1.在场人员应注意受伤病人的意识状态、有无开放伤口出血情况、肢体是否能活动、有无呕吐和抽搐等现象。 2.如头部有开放伤口且有活动性出血时,应立即用现有物品(衣服、布料等)采取加压包扎止血,如无包扎物用手暂时压迫伤口也可止血。 3.保持呼吸道通畅,防止窒息。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因意识障碍,频繁呕吐,口腔、呼吸道积存大量食物残渣、分泌物和血块,致使呼吸道堵塞或发生误吸而引起窒息。 当发生这种情况时,首先用手指清除病人口腔内异物;或用手挤压病人气管,诱发病人咳嗽,可使气管内异物咳出。 如病人出现呼吸困难,可用双手放在病人两侧下颌角处将下颌托起,暂时使呼吸道通畅;或将病人侧卧位或仰卧头侧位,可以防止食物和呕吐物吸入呼吸道。 4.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如出现呼吸功能障碍,在现场可采用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,即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。 急性颅脑损伤应迅速送离现场,就近送入医院做进一步治疗。在转运过程中,应选择路面平坦质量好的公路,病人宜采取侧卧位或仰卧头侧位,始终保持呼吸道通畅。 转运过程中要密切注意观察病情变化,包括意识状态、脉搏、呼吸等体征变化。(神经医学科 林智)